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惊魂:枪声里的中国人

Title

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惊魂:枪声里的中国人

Description

2007年04月19日10:48 21世纪经济报道

4月16日,美国东海岸Blacksburg小镇宁静的早晨。9点钟,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教学楼204室,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正从文件夹里拿出教学资料,下面坐着大约20多名学生。

  突然,"梆、梆、梆",巨大的声响响彻小镇的上空。205室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中国籍博士生程海燕听到了这一切。

  程不知道这声音从何处来,但她可以确认,声源离他们很近。

  "这声音停止了5-10秒,我们都以为是建筑施工的声音。我刚正准备讲下一个主题,那声音又响了起来。"程海燕在给记者的一封名为my story(我的故事)的邮件里说,这声音至少响了有20下。

  坐在离门很近的学生Teresa就和程海燕一起出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。外面并没有人,2秒钟后,左边的208教室出来了一个方形脸穿黑色衣服的家伙。"最让人吃惊的是他手里竟然还握着一把黑色手枪。"

  程海燕和Teresa转身冲回教室,这时,"梆!",背后的枪响了。

  "一颗子弹却从我们右耳边飞了过去,我的耳朵也被这枪响给震伤了。"

  程海燕大声叫喊,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立刻蹲下。4个学生马上把讲台旁边的大桌子搬了过去,把门堵上。他们在地上躺着,抵住桌脚。

  教室没有窗户。那枪手就在教室外开枪了,射击持续1分钟后,他开始推门,但被里面的学生给顶住了。教室后面躲在课桌下面的两个学生用手机打911报了警,当时有11个人在205教室。

  枪手继续开枪,子弹打穿了门,木头和金属片到处乱飞。他又试着推了几次,依然没有成功,就朝其他的地方开枪。

  "梆、梆、梆",枪声一直在持续,"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那里跪着,祈祷上帝'制止他吧,制止枪手,求您了'。"程海燕躲在讲台后面,近乎绝望地做着祈祷。

  始终没能推开门的枪手终于离去了。枪声越来越远,但并没有停止,至少又响了30-40下。"太恐怖了。我们一直等一直等......外面传来几声不清晰的叫喊,只听有人在叫:'把手伸过来,把手伸过来'。"

  这时,尖厉的警笛声传来,枪声也终于停了下来。赶来的警察冲进了教室,在警员们的带领下,程海燕和同学们排成一排跑了出去。她再也顾不上看看其他教室怎么样了。

  这时,她还不知道,一个小时前看到的204室里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和他的很多学生已经离开人世。

  跑在她后面的Lisa惊魂未定,她突然哭了出来,程握紧她的手,一起跑开了。

  "千万别是中国人"

  离开教学楼后,仍在惊恐之中的程海燕做的第一件事,是借邻居的电脑给丈夫和她的研究团队发邮件,"告诉他们我没事了"。

  世界各大媒体的记者很快赶到了现场,中国的通讯社也向本国发回报道:"没有中国人伤亡。"中国民众和在美的华人松了一口气。

  但过了没几个小时,他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。

  美国FOX电视台发了一张照片,一个亚裔模样的人在草地上被警察制服了,CNN随后也用这张照片作为片头放了出来。

  这引起了人们的无限联想,《芝加哥太阳时报》随后引用匿名的校方消息源说,枪击案的凶手是去年8月在上海拿到签证后来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。

  该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流窜,从美国的校园BBS传到了中国的门户网站。

  "听人说发生校园枪击时很惊讶。后来说死了30多人,更惊讶。再后来听说(凶手)是亚裔,心就悬到了半空中,很怕真的是中国人。"密苏里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李由描述他听到消息时反应时说。

  "如果凶手是中国人就麻烦了,那样会有很多负面影响,"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另一位研究生夏晓(音译)说,"如果是那样,中国学生在这儿的处境有可能变得困难。大家都担心可能会发生排华现象,而且以后美国学校有可能变得不倾向于招收中国学生,中国学生的签证也可能更难获得。"

  在中国国内,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本科学生们都觉得有些冤,"真倒霉,为什么是中国人,害得我们这些人好惨!"一位学生的MSN签名栏这样写道。

  该校学生郑博宏解释说:"一方面,我们对此将信将疑,从感情上不愿相信,而求证于其他报道。而由于我身边人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,不少人希望出国,因而担心因此事影响自己前途。"

  网民在门户网站上的积极留言,也反映了全球华人不同程度的情绪——恐惧,愤慨,还有疑惑。而这种情绪最少的,反而是处于暴风中心的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们。

  "当有传闻说是中国人的时候,我们都不相信,"理工学院化学系博士侯严鹏(音译)对记者说:"一是那个人能买到枪,二是射击技巧很熟练,中间还装了一次子弹,中国学生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技术的。"

  但未经证实的消息还是给夏晓带来了很多麻烦。国内亲朋好友的电话一个接一个,她只好挨个向他们解释:"枪手肯定不会是中国人。"当记者提出电话采访时,她也要求在网上聊,"因为电话随时都有人可能会打过来"。

  经济系的研究生潘铮铮和他们的意见也很一致,"一开始说是亚裔的时候,我们就猜测是韩国人,中国人哪有那么大胆子做这样的事?而韩国人是要服兵役的,一个人打死那么多人,枪法很准,基本上都是暴头的,这也说明韩国人的可能性最大。"

  潘还说,FOX电视台里那张照片中被抓的确实是一个中国人,但他并不是凶手,只是要闯进现场去拍照的学生记者。

  人们还找到了两个博客,均属于一个名叫江伟恩的中国人。但后来这个人出面在博客上声明他不是凶手。

  "我们现在不太敢出门"

  对于许多人来说,那是一个不眠之夜,身在外地实习的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中国籍学生左剑因为远离校园,凌晨2点还在看电视关于枪击案的报道。凶手到底是哪国人,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彻夜未眠的人们在等待着天亮,等待着枪手身份的公布。

  4月17日上午9点,学校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,表示凶手是23岁的韩国人Cho Seung-Hui,他是弗吉尼亚工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。

  时隔24小时,凶手身份的悬疑终于揭开。左剑第一时间表达了他对《芝加哥太阳时报》的愤怒,"它把没有经过核实的东西就登出来了,当凶手公布出来是韩国人后,很多人都发邮件去骂它,我们还准备捐钱起诉它。"

  "一颗心终于落地了!"是另外一位中国留学生对凶手身份确定这一消息的反馈,她说在北美留学生的BBS上,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。

  前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本科生MSN签名很快换成了:"不是中国人。谢天谢地,希望再也不要发生这种事。"

  在很多人看来,恐慌与担忧瞬间从中国人头上转移到了韩国人。

  "我有一些韩国朋友,他们吓得不行了,得知是韩国人之后,他们只是一直说,'怎么会呢,不可能的'。"潘铮铮说。

  事情已经发生了整整一天了,潘的韩国朋友们还处在"不敢相信,无法理解"的状态之中,他们拒绝了记者的采访申请。

  而夏晓则表示,韩国的社团都纷纷发出声明,表示不认识Cho Seung-Hui这个人。新民网引述韩国首尔民众的话说一些弗吉尼亚的韩国人将搬离该镇。

  对于更多的亚裔人来说,他们开始显得谨慎了,"我们现在不太敢出门......毕竟对美国人来说,东方面孔就是Asian,他们并分不清是韩国中国日本啊",夏晓说。

  芝加哥总领馆及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17日下午在致当地华人学生的邮件中说: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惨案以及激起了全国范围内悲伤与愤怒的情绪。虽然现已证实凶手是韩国人而非中国人,总领馆和联谊会依然要提醒各位对自身安全要保持谨慎态度。

  "因为对非亚裔人来说,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各个族群,可能有人会把他们的愤怒发泄在亚洲人身上并采取一些暴力行为。所以请大家采取好保护措施,比如说呆在家或者是不要加入一些聚众的活动。"

  对于可能引发的种族歧视担忧,弗吉尼亚州州长凯恩17日表示,枪案仅仅是个别案件,不会引发对亚裔学生的歧视,弗吉尼亚州立理工学院会继续对外籍学生开放。

  据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网显示,去年该校新招收21937名大学本科生、4000名以上研究生。校中学生来自35个国家,有26%的学生来自海外,他们每年的学费接近1.8万美元。由于该校以理工闻名,又是学费相对比较便宜的公立学校,因此对中国学生很有吸引力。

  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密苏里大学的研究生Anne Salaza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"对于我自己来说,我不会因此而改变对亚洲族群的看法。至于我的朋友,我们谈论更多的不是怎么看待某个族群人的问题,而是可能更担心我们周围的人们,对身边的人保持警惕,睁大眼睛。"

  "大学里平时各个国家的人相处比较融洽。这次的事件只是个人的行为,我觉得对整个

  社区的想法和思维方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。"理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薛宏说。

  教育学者熊丙奇也注意到了在这24小时里人们的心理变化过程,"在潜意识里把罪犯和他的种族和区域联系在一起,然后给某一个区域的人贴标签,对一个种族的人产生偏见,这种思维方式只会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,造成更大的祸端,引起种族冲突或者是文化冲突。"

--

Original Source:21世纪经济报道

<a href="http://news.sina.com.cn/w/2007-04-19/104812817438.shtml">http://news.sina.com.cn/w/2007-04-19/104812817438.shtml<a/>

Creator

见习记者 吴晓鹏

Date

2007-07-19

Contributor

Na Mi

Language

zh-Hans

Citation

见习记者 吴晓鹏, “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惊魂:枪声里的中国人,” The April 16 Archive, accessed November 21, 2024, https://april16archive.org/items/show/784.